AWS 開發者上機課程心得

Kion
6 min readMay 12, 2019

--

https://build-on-aws-tw-03.splashthat.com/

這次參加的是 AWS 開發者上機課程
比起上次參加的資料建構營,這次的講座比較偏入門,是從一些常用服務開始介紹
如果還沒看過我上次的筆記,可以點擊下方連結 :D

其實對於初學來說這會是很好的講座,但缺點是講座時間不長,在實作的時候速度太快
我沒有完全跟上覺得有點可惜

不過這次公視也受邀來講解公視是怎麼運用 AWS 的服務再公視+上
與分享了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這部戲上架時遇到的問題和如何危機處理
聽了實例,有比較了解講師上面所講的功能和他強調重點的意義
有相對懂了一些XD

如果有人對上述公視遇到的問題有興趣的話,公視現在也有在經營自己的 Medium喔~
但因為我前輩在文中並沒有講我們發生的事件背景,所以我就簡單講一下~

總之,因為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這部戲真的太紅了,這部戲固定每週日晚上 22 點上架,提供大家購買
因此就出現了每週日快 22 點的時候,有一群想買節目的觀眾們,蜂擁而至的上線並瘋狂地按重整鍵
因此我們的服務就被大量的 request 擊潰了,頁面只剩下白茫茫一片
於是就開始和開發夥伴討論如何搶救

但因為當時開發夥伴也非常忙碌根本沒空管我們,於是就建議我們上開機器
乍看之下有道理,但根據機器的狀態,我們如果真的要加開機器

總共要增加 200 台!

這是一個龐大的支出,於是就開啟了我們的研究之旅~

如果看不懂也沒有關係,代表我們都一樣哈哈哈
就算我也算半個當事人,但我也沒有到全懂他在寫什麼,覺得慚愧Q

以下就是我當天的心得筆記,因為寫得很趕所以還是有錯誤的可能 > <
不過我發現 AWS 會固定在 Linkdin 上發布簡報喔~
可以參考參考

如果想了解相關的服務怎麼操作,都可以參考官方文件喔

https://docs.aws.amazon.com/index.html

服務介紹

EC2(VM)

  • 不同規格可以選擇
  • 選擇新的 generation 可以提供較優質,有時甚至更便宜的服務

命名規則

如何挑選適合的規格

  • 可用監測系統 (cloud watch) 看資源消耗情形,挑選使用適合的工具省錢
  • autoscaling 功能:可自動縮減、擴展規模
  • predictive scaling 功能:運用 machine learning 預測未來兩天的用量

計價

  • on-demand
  • reserved instance (RI) 預付:適合持續不斷運行的專案,但仍提供規格轉換的彈性
  • spot instance 出價訂閱:適合:可中斷應用的、stateless

建議的選擇方式

  • 從低規格開始
  • 長期使用 => RI
  • 透過 spot instance 節費

資料儲存

  • EFS FSx (file) EBS (硬碟) S3、Glacier (object)
  • 最常用的:S3

可自動化搬移資料,節省費用,如下圖所示:

監控

  • cloud watch:查看資源指標、警示
  • trusted advisor
  • cost explorer:RI使用建議

Cloudwatch

  • 追蹤資源的「消耗」情形

Cloudtail

  • 追蹤資源的「使用」情形

serverless

  • ex. S3 => 根據事件觸發的方式計費

Security

  • Root account(最高權限)底下再開其他帳號 => 權限控管
  • 權限高低:root >> IAM User >>> 暫時權限
  • roles/users 權限差別 => instance/login
  • 暫時權限的 access key 包含使用權限,不能外流

VPC

  • AWS 最基礎的管理 => VPC
  • 架構圖:每個 region 有很多的可用區,VPC 可以框住 subnet (子網域)
  • 採用多個可用區可以確保一個可用區的服務掛掉,還有另一個可以運作,確保服務不會被影響
  • 網路 IP 要妥善規劃,盡量不要重複,以免需要重新翻修 IP 會很麻煩

security group

  • 拆分 layer ,每個都有自己 security 的要求
  • Network ACL(NACL):跟著 subnet 走
  • 可以制定 routing table,不然 subnet 之間可以互聯

Gateway

  • IGW(從外面連進來)
  • VGW
  • direct connect
  • Elastic IP(鎖 ip)
  • load balancer(分流)
  • NAT gateway(連到外面)
  • VPC peering(從不同的 VPC 連進令一個 VPC)

以 IGW internet gateway 為例:

重點流程如下:

Cloud Formation

  • infrastructure as code

CloudFormer

有人建好一份 Cloud formation 用 cloudFormer (掃描機) 就可以複製一個環境

  • 快速建立環境
  • 快速移除資源
  • 附贈架構圖

以上就是簡單的心得筆記
如果有哪裡寫錯都歡迎指正~
下週就是最後的研討會,這次不一樣啦!是 GCP 喔!可以期待一下

感謝看到最後的你~

拍個手讓我知道,這個文章對你們有幫助 ♥(´∀` )人

--

--

Kion
Kion

Written by Kion

程式就是利用自動化與排程的特性解決問題 文章分類總覽: https://hackmd.io/@Kion/SyvyEks0L

No responses yet